拜訪日期:2014.08.23
離開了玉里,我們往花蓮的方向騎,為了不讓S小姐太過辛苦,而我也有時間好休息,我們中途在鳳林的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小憩了一下。
看天空烏雲密佈,一副快要下雨的樣子,實在是擔心待會回程的路上會下雨,不過好裡佳在一樣是晴朗好天氣。
過去有「小上海」之稱的林田山林場,曾經是台灣第四大的林場,規模僅次於八仙山、阿里山及太平山等三大林場。如今卻成為過往雲煙,轉變成適合全家大小踏青了解歷史的景點。
一踏入林田山文化園區,最先碰到的是擺放許多古物的展覽館。他是由原本放置林場工作機具的倉庫整理而成的,在整個展覽館內到處可以看到小型的機具、模型,還有當時生活的必需品,彷彿是一個過去林業工作的一個小縮影。
林場的生活用品、用餐的器皿、消防用品、童玩、電話,甚至當時各式各樣的錦旗都呈列在展示館中,仔細觀賞會發覺很多的當時生活的小趣味。
而展覽廳的後方也有定期展覽的介紹影片,不只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介紹,還有其他台灣特色的講解和生態,是個走累了可以邊了解台灣歷史邊吹冷氣休息的好地方。
從1918年日本人開始在這邊進行伐木後,一直到1938年展開大規模的伐木作業,期間除了興建運材鐵道、索道及集材等相關設施外,也為林場工作人員設立了中山堂、員工宿舍、醫務室、福利社、米店、雜貨店、洗衣部、理髮部、消防隊及幼稚園和小學等設施,是一個生活機能完備的伐木社區。
所以在整個園區內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建築,有的保存的相當良好,有的翻新另作展區或餐廳,處處都散發著濃厚的日本風格和歷史情懷。
做為建材運輸的鐵道,他貫穿了整個林田山文化園區,並將園區分成上下兩大部分,順著在林蔭下的鐵路漫步,別有一番風味。
在宜蘭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同樣也有一條鐵道,比起林田山文化園區,我更喜歡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鐵路在樹林間穿梭的感覺。
整個園區內最重要且最雄偉壯觀的建築就屬中山堂,他是當時的聚會場所,也是林田山人的精神寄託。在民國五十年時,從中興紙業領取的30萬元職工福利金,其中約20萬元用來購買兩部日製電影放映機,放映影片供員工欣賞,是當時東部最先進的設備,也是林場最轟動的大事。每當林場辦公廳公佈欄貼出粉紅色的通知單,就表示中山堂當晚有電影可以欣賞。
在完全看不到一根支撐樑柱的中山堂,在在展現了當時繁複做工的建築形式。如今也變成了展示廳,舞台時常有相關的表演呈現,一條條長板凳仍舊擺放在中山堂中間,似乎在迎接著觀賞下一場表演的民眾。
踏上通往社區咖啡館的階梯上,回頭眺望著一旁涼亭和眼前綿延起伏的山巒,讓人有種置身在日本山形縣山寺五大堂的錯覺。
那景色是如此的壯觀,如此的遼闊,讓身心都舒適快活了起來。
位於中山堂下方的社區咖啡館,是由原本的老檜木房舍改建而來,充滿了濃濃的日式風味,據說當時是高級幹部才可以居住的地方!
外部看似古舊,內部卻改裝的相當新穎,不過依然有著不少日式房舍的簡約風格。配合日式房舍的規矩,遊客必須脫鞋子才可以入內。
四處擺放的小小茶几式桌子搭配昏黃的燈光、以原木改建的溫馨感,與角落古早家具相互輝映。而望出窗外盡入眼簾的就是那些日式建築構成的社區,讓人有種置身在京都的錯覺。
在這樣舒適的環境內,用個小點心啜上一杯咖啡飲品,實在是相當的享受。
濃郁的咖啡和巧克力牛奶,喝的到悠閒和愜意。或許不是真的美食等級的食物,但卻有讓人可以放鬆心情的魔力,我想這才是美食最終的境地吧!
NT80元的冰淇淋組份量相當大,味道也相當棒,芋頭、香草和花生三種口味,加上酥脆的餅乾碗,一整個棒透!
場長宿舍內也是日本風格十足,保留了不少當時候的用品,也有部分的空間被改成圖書館,讓家長和小孩休息和讀書的地方。
場長宿舍的前庭園眺望出去,可以看見下方大大小小的社區住宅,廠區內的概況一望而盡,遠方的景色也相當壯闊。
前人遺留下來的辦公室及住宅等建築物,大部份是用檜木所興建打造的魚鱗黑瓦屋,而為了避免濕氣的影響和改善通風,房屋多採取高腳式建築。
漫步於充滿古式與日式風情的建築群之中,彷彿將人帶入了歷史場景中,見證了林場的興盛與哀愁。
大多的建築物內部都被重新利用,展覽館或是餐館比鄰而立,穿梭在充滿古味和日式風格的建築物內,欣賞著具有現代美感的藝術,卻沒有感受到任何的衝突感。
這裡,是個可以放慢腳步去感受,去體驗的地方。這裡,是個可以懂歷史,近文化的地方。這裡,是個可以品茶,用點心的地方。
比起羅東林業文化園區,我更喜歡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給我的感覺。
地址:花蓮縣鳳林鎮森榮里林森路20號。
電話:(03)875-1703。
交通方式:大眾運輸>>無。
營業時間:08:00~17:00。
你或許會有興趣:
【花蓮。雙潭】七星潭海岸風景區/原野牧場/四八高地/北濱公園/南濱公園/鯉魚潭
留言列表